
與會嘉賓合影
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發表致辭,《電子商務法》生效施行雖已兩月有余,但如何有效規制電商失范行為、促進電商行業健康發展,仍是需要廣大電子商務法學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問題。電子商務領域存在的違法廣告、不正當競爭、平臺責任認定、零星小額認定等一系列問題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
第一單元
論壇第一單元圍繞“實施中的《電子商務法》”展開,北京天威誠信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監事長陳韶光擔任主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副司長韋犁率先發言。韋司長指出,電子商務市場集技術、資金、資本等要素于一身,不同于傳統市場,對于平臺的責任認定應結合電子商務市場實際情況來綜合認定;在對其進行規范治理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審慎監管,還要考慮前瞻發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副司長韋犁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展規劃處巡視員宋敏青就電子商務的發展發表見解,電子商務在今后的發展中,應當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機遇期,以《電子商務法》實施為契機,構建電子商務發展新格局,健全制度體系,加強配套標準及法規的制定和落地。宋處長的發言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認可,大家紛紛鼓掌表示贊同。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展規劃處巡視員宋敏青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陳劍隨后從消費者權益出發繼續發言,她表示,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應當重點貫徹“消費者優先”理念,無論是哪一種商品或者服務,都需要得到消費者認可,才能獲得利潤,進而發展。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陳劍

北京天威誠信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監事長陳韶光
第二單元在第二單元中,多位專家學者對《電子商務法》進行了深度解讀,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呂來明擔任本單元主持,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率先發表見解。孫院長表示,在今后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電子商務配套法規的制定和落地,增強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確保平臺系統更加規范合理、穩定可靠。

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表示認同,并進一步指出,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的發展,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也產生了一系列諸如消費者信息及數據權益保護、數據交易行為規范等新問題。解決前述問題的關鍵在于要將數據行為和數據權利界定清楚,避免中性技術變成剛性程序后演變為霸權情形出現。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
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對《電子商務法》開展了詳細而引人深思的解讀后,呂來明會長進行了總結發言,并從《電子商務法》和其他法的適用、平臺的資質審核義務和安全保障義務、實施細則明確等方面提出個人見解,再次引發眾人思考。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呂來明
第三單元
論壇第三單元圍繞“電子數據效力及跨境電子商務的規制與促進”主題開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梅夏英擔任主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石靜霞率先發言。石院長認為,電子商務的立法以及數字貿易的發展都需要國際合作和協調,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和全球命運共同體深度推進,《電子商務法》的國際化勢在必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石靜霞
北京天威誠信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司法服務總監郝萱作為企業代表,分別從《電子簽名法》、電子認證、數據證據等角度出發,對《電子商務法》進行解讀。她指出,《電子簽名法》對電子數據進行了說明,對原件形式保存和真實性做了規范性一般性約定,對“可靠電子數據”進行了約定,在國際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相關規定。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的逐年發展,電子簽名的需求越來越多,相關主管部門和認證機構會做更多嘗試,促進跨境電商的有序發展。

北京天威誠信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司法服務總監郝萱
論壇尾聲,中國消費者報社副總編輯張建主持了閉幕儀式。

中國消費者報社副總編輯張建
本次會議專家云集,來自執法部門、消費者保護組織、高校院所、電商企業等的多方聲音與思想相互碰撞,一次又一次充滿深度的發言讓嘉賓及觀眾陷入思考。諸位專家對《電子商務法》的深刻解讀,既有贊同也有擔憂,這將會轉化為《電子商務法》研究之路上的動力,幫助《電子商務法》更好地落實、傳播與發展。